浅析安全管理工作“沉在下面”与“浮在上面”
<p> 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中,对安全的追求一直贯穿始终。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以国发【2010】23号文发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安全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电力企业的安全工作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生产安全是向社会提供优质能源的基本保障,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电力市场中获取可持续效益、不断做强做大的重要基础,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br> 东方电厂新建工程是海南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能源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对缓解海南电网缺电,实现电网内水火电补偿,改善电网调节性能和电源布局,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在海南这样具有明显特点的区域,东方电厂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海南电网电力的稳定与可靠。因此,必须以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更加严谨的管理实践,构建科学、可靠的安全生产堡垒。但在安全管理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安全监督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的各级人员往往分不清安全工作究竟如何开展,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应对各类的安全检查、安全报表、报告、文件等事务性工作上;简言之,就是安全工作“浮在上面”与“沉在下面”的关系没有理顺,脉络不清,使得大部分人员,特别的安监系统人员感觉开展工作的难度较大。下面,本人以有限的安全管理经验认为:安全管理工作只有真正“沉在下面”以后,各项安全成绩才能“浮在上面”。<br> <strong> 一、影响安全管理工作“沉在下面”的四个要素</strong><br> 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无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人人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违章,并且充分认识到与个体和群体相关的设备状态、环境状况,主动执行相应的安全制度和机制。<br> 二是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任何设备都能以良好的状态运转,不带故障,各项保护设施齐全可靠,所有原材料都符合规定,满足使用要求。<br> 三是制度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对安全生产制度的严格执行,杜绝管理失误、指挥失误和操作失误,从而实现电力生产零缺陷、零事故。同时,制度体系自身还具有自我完善的特性,能够结合建设、生产、管理实践而不断修订。<br> 四是环境的安全可靠性。通过辨识、评估和控制存在于生产作业中的所有危险源,降低现场作业环境的各种风险,不因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与其它要素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安全管理系统。 <br> 这就是现代安全系统管理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的区别,现代系统安全管理不仅要加强设备治理,使机器、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更强调人在安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系统中的各种要素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思想无懈怠、制度无缺陷、设备无隐患、系统无死角、安全零事故。<br> 安全事故来源于要素内部或要素之间的矛盾。如果某个要素存在不安全因素,或者几个要素之间发生冲突,就有可能激发形成事故。尤其是一些恶性安全事故,往往都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人员严重违章、设备维修不及时、规章制度陈旧、外部环境出现不利变化等多种矛盾集中迭加发生作用的结果。<br> <strong> 二、“沉在下面”的四个要素相互作用</strong><br> 现代安全管理工作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根本体现,是要求必须“沉在下面”的具体工作,其四个要素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br> 人是现代安全工作的灵魂。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安全管理上,首先是要尊重人的生命和健康。作为实践的主体,人是安全生产效益的创造者,是操作设备的劳动者,是制度的执行者。人通过制度和规程作用于设备,人同时还受到不同环境和条件变化的影响。技术条件、安全制度、质量标准、作业环境等原因都能影响人的安全。必须以先进的安全理念为指导,以强烈的安全意识作保证,以严格的制度和规程为约束,保证人的行为正确、规范、安全,从根本上掌握防范安全事故的主动权。<br> 设备是现代安全工作的基础。设备要素涵盖生产和施工设备、各种劳动工具,以及煤炭、基岩、碴料等劳动对象。人通过制度作用于设备,设备状态也影响着人和环境的变化。在电力生产和施工建设实践中,诸如金属材料内部缺陷、原始地质条件复杂等各种原因,目前的科技手段还无法完全规避所有的安全风险。因此,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施状态检修和日常的精心维护,通过对制度、预案的充分执行和完善,确保设备要素的可控在控。<br> 制度是现代安全工作的关键。制度是长期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管理理念的载体,每一条制度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制度的科学性直接对其它要素的安全状态产生影响,人和物的安全要靠制度来保障。人们在组织行为中,通过铁的纪律和严格执行落实,才能体现出制度的有效性。所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制度的执行力,只有建立起自上而下的责任体系,把规章制度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才能杜绝操作者的侥幸心理和冒险行为。<br> 环境是现代安全工作的外部条件。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工作与生活环境,季节与气象条件变化,突发的自然灾害,乃至于社会舆论、员工家庭氛围的影响,都属于环境要素的范畴。人和设备始终处于环境之中,环境要素的变化不仅会改变设备的运行条件,而且也会造成作业人员的身体和情绪变化。随着环境的变化,人要及时适应,设备要调整状态,制度要延伸修订,通过有效应对来避免操作失误和设备失控。<br> 现代安全生产工作的四个要素处于一个相互联系和运动的系统之中,人的安全离不开设备依托、制度保障和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设备状态离不开人的规范操作和及时调整,制度约束需要先进的理念指导和科学执行。只有实现人、设备、环境、制度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才能稳定在海因里希“金字塔”的下部,才能做好“沉在下面”的基础性工作,为可能的“浮在上面”奠定基础。</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