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
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
查看: 3197|回复: 0
收起左侧

曳引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之:安全距离规范图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全距离是指电梯各部件之间、各部件与建筑物之间应该保持的,可以防止出现不安全状态的具体尺寸。国标中的安全距离有:
1.3.8.1 轿厢与井道、对重的安全距离
(1)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轿厢门框架或滑动门的最近门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0.15m,见图1.3.34中的H1、H2、H3。
(2)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且只能在层门的开锁区内打开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
(3)对于在井道内表面局部一段垂直距离不大于0.50m范围内或带有垂直滑动门的杂货梯和非商用汽车电梯,该水平距离允许为0.2m,见图1.3.34中的H4。
1-20012915432N47.jpg

图1.3.34 井道、轿厢、层门安全距离(单位:m)
(4)上述规定的目的是:
①防止人跌入井道。
②防止电梯正常运行期间,将人夹进轿门和井道内表面中间空隙中。
③轿厢及连接部件与对重及其连接部件的距离至少为0.05m。
1.3.8.2 轿厢与层门之间的安全距离
(1)供使用者正常出入层、轿厢入口的净高度,应不小于2m,轿厢内净高度也不应小于2m。
(2)层、轿门关闭后,门扇之间及门扇与门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客梯不大于6mm,货梯不大于8mm。
(3)轿门与闭合后层门之间的水平距离,或各门之间在整个正常操作期间的通行距离不得大于0.12m。如图1.3.34中的H5。
(4)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5mm。如图1.3.34中H6。
1.3.8.3 曳引电梯的顶部间距
当轿厢处于井道最上端,即对重全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
(1)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0.1+0.035v2(v为电梯轿厢最大动作速度,下同)的进一步制导行程(单位:m),并不得小于0.25m。
(2)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固定在轿顶上的导靴、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0.1+0.035v2(单位:m)。
(3)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固定在轿顶上的设备最高部件(不包括导靴、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距离,应不小于0.1+0.035v2;(单位:m)。
(4)轿顶顶板外水平面位于轿顶投影的井道最低部件如承重梁、导向轮等的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应至少为1.0+0.035v2(单位:m)。
(5)轿顶上方应有一个不小于0.5m×0.6m×0.8m的长方体空间(可以任意面朝下放置)。钢丝绳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垂直面距离不超过0.15m的钢丝连接装置可包括在内。
1.3.8.4 曳引驱动电梯的底部间隙
当轿厢全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对重制导行程与底坑和轿底安全距离应满足:
(1)对重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的进一步制导行程(单位:m),且不得小于0.25m。
(2)底坑内应有足够的空间,以放入一个不小于0.5m×0.6m×1.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也就是说轿厢与底坑最小垂直距离为0.5m。
(3)底坑底与导靴或滚轮、安全钳楔块、护脚板等轿底下凸出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0.1m。
1.3.8.5 机房、井道设备的安全距离与相关尺寸
1.国标规定的机房、井道设备的安全距离
(1)机房顶横梁下端至工作场地和工作地面的垂直高度应不小于1.8m。
(2)曳引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大于0.3m的垂直净空距离。
(3)机房地面不同高度差大于0.50m时,应设楼梯或台阶并设护栏。
(4)楼板上的开孔必须减小到最小,必须用圈框(应突出地面50mm以上)。
(5)楼板上钢丝绳孔每边间隙为20~40mm,通向井道孔洞四周应筑50mm以上台阶。
(6)控制柜、屏与门、窗的正面距离不应小于600mm。
(7)控制柜、屏维修侧与墙壁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其封闭侧不应小于50mm。
(8)控制柜、屏与机械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9)成排安装双面维修的控制屏、柜宽超过5m时,两端均应有通道,宽度不应小于600mm。
2.轿顶间距与缓冲行程 安装或换、截电梯曳引钢丝绳时,应注意保证轿顶间距和缓冲行程(缓冲距离和缓冲器压缩行程之和)的比例关系。当轿厢在最高层平层后,轿顶间距应大于对重侧缓冲器与缓冲器压缩行程之和加上轿厢安全距离。如图1.3.34所示。如果曳引绳太短,会造成轿顶上方安全距离不够,轿厢冲顶时会发生危险,缓冲器也将失去作用。在计算缓冲器压缩行程时,应依据GB7588的规定进行。“完全压缩”是指缓冲器被压缩掉90%的缓冲行程。同理,对重侧顶端间距应大于轿厢侧缓冲行程加轿厢底部安全距离。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电梯阁所发布的一切电梯相关软件、调试说明、图纸等资料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用户发表,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硬盘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资料,请支持正版,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我们处理。

Mail To:diantige@126.com


关于我们|标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电梯阁 ( 鲁ICP备10201653号 )

GMT+8, 2025-1-9 06:02 , Processed in 0.08514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电梯阁

Copyright © 2017-2025. 电梯阁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