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特种设备公示信息查询平台点击投放广告奥的斯通用维修手册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
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点击投放广告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維健_廣律
收起左侧

商场内扶梯为什么有的上了一层直接能再上,有的要绕一圈才能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一点,很多人都从空间、动线、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扶梯绕一圈所来带的商业价值。在不久之前,商场所有的扶梯都是需要绕一圈再上楼的。但是,近年来些商场扶梯却是直接上一楼,这是因为完全是政府硬性规定。我举个例子吧。
我记得在15年,重庆的大部分商场都是绕一圈再上楼,有顾客投诉之后,不便于消防急救还是安全之类的,大部分商场我记得有重庆最老牌的百货商场——重庆百货大楼,就改变了扶梯上下方向,就可以直接上楼无需绕一圈。无论是平行梯,还是交叉梯都可以设计成“绕一圈”或者“直接上下楼”。后来,为了规避政府这一规定,就出现了更鸡贼的设计,那就是不对应的扶梯设计,万达的是循环型,那么协信一系列的购物中心就是无规则性,这样就避免了政府的硬性规定,同时从本质上最大限度的增加了人流动线,同时避免了单调乏味、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空间。但是这种设计,从本质上来说是浪费空间的。因为必须要有一个视野开阔的巨大的中庭空间,来使得这些复杂的垂直交通显得一目了然。如果是传统的百货中心的设计,每一层都没有中空的空间,估计早就迷路了。 v2-65e8f9eef19b8d7509d7446a72141145_720w.webp.jpg
重庆南坪协信星光天地,图源来自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为了让你多逛逛,多逛的那些时间说不定你会发现原本不打算买却眼前一亮的新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没见过要逛完那一层楼所有东西后才能上楼或者下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商场扶梯设置 ,其实是有个循环演进的过程。扶梯的方向主要取决于商场的交通动线设计。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早期的商场通常是开发商自持的经营模式,这种情况下的货品摆布通常是分区明确互不干扰的,相互之间并没有竞争的关系,而顾客的购买目的明确,因此扶梯往往设置成顾客不需要特别去绕行的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进步,很多商场采用了承租租赁的经营模式,各个店铺之间出现了竞争的关系,这时候引流就变的非常重要,而商品的数量和种类也有了极大的提升,随机性购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故这个阶段商场流线的设计通常采用强行引流的方式,利用扶梯形成小循环即是一个其中一个技巧。

近年来随着商业建筑的发展演进,这种利用扶梯使顾客强行绕行的设计技巧不再流行,主要原因是商业设计中有了更好的引流手法,那么这种违背顾客利益、比较生硬的设计手法自然过时啦。

说到底,扶梯的设计也是随着商业建筑设计的发展不断演进,而商业建筑设计的发展则是根源于商业经营模式的变迁,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是社会经济进步的最终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爸爸以前是华润万家的员工,所以对这个比较清楚,我爸说是绕一圈的是为了强行让顾客浏览这一层的商品,但是后来改成直接上的了,因为后来发现绕一圈的会让顾客没兴趣上二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商场结构,主要是转一圈的时候可以多了解一些商场的品牌,方便购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商场结构,主要是转一圈的时候可以多了解一些商场的品牌,方便购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是两种商业动线的组成形式,其根本目的都是,让你多逛一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这个问题时,撇开扶梯的设计因素,包括:平行梯和剪刀梯,前者肯定是要绕一圈的,相信你提出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为什么同样是剪刀梯,有些商场设置的是顺路线向上或向下,有些则是需要绕一圈”。

撇开建筑、商场动线上的专业研究答案。

从消费者体验而言,需要绕一圈的体验肯定是较差的那种。

那“以消费者体验为上”的商场,为什么要“明知故犯”呢?其实也就是为了能让你在“绕”的过程中,视觉上接触到更多商场的空间和品牌,以增加“消费”的概率。

同时,商场在品牌招商时,也会考虑到大品牌对扶梯规划的要求,比如品牌在选择位置的时候,就很在意是处于“上行口”还是“下行口”。而商场甚至会为了引进到心仪的品牌,更换电梯的运行方式,这些,消费者很难直接感受到,毕竟看到的都是“结果”。但扶梯,除了供人上下行外,更是商业运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它会影响到一个商场的动线是否合理、优化;影响到消费者的逛街体验;影响到品牌的选址落位和商场对品类布局上的策略……因此我们在逛商场的时候,如果碰到剪刀梯需要绕一圈的话,除了抱怨一下,不妨也可以观察一下商场如此设置的“小心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9ed3df49d0507926215f61374260014c_720w.webp.jpg
神书镇楼: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看了这么多答案,觉得没有一个说到核心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从2种扶梯模式出发,而是要综合考虑整个商业部分的交通流线。
决定商综用哪种形态的垂直交通的因素可能很复杂,主要因素是以下几个:
楼层数量、空间设计&业态、时代。
其目的无非是最大化的商业价值。而X形扶梯引导更多客户往上走,平行扶梯延长客户动线。权衡这2者让我们看到今天多种垂直交通模式。

简单来说,对于业主来说,肯定是希望商业动线(人在商场里绕的路线长度)尽可能的长。但是刻意延长垂直方向的动线,会导致顶层的人流减少,增加了下面几层的商业价值同时,减少了顶层的价值。于是业主就要考虑几个方面因素共同决定垂直交通的形式。 73d6622c0268ab6ac849583c8b34d2e4_720w.webp.jpg

垂直交通不可能只有平行和X形2种模式。大致分成以下几种:
X形、平行、超长扶梯、垂直电梯、坡道; 以及这几种模式的组合;
1.楼层数量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商场只有2层,是不是用什么垂直交通模式都无所谓了?更重要反而是怎么要组织一个个中庭和广场了?其实这才是大部分商业的正确形态,高层商场仅仅在密度极高的特大城市存在(大部分在亚洲)。
一般的2线商业,会刻意把高度压到24m以下以规避高层更严格的消防规范。对于这种社区级的商业,一般在4-5层,这种楼层数量下,让顾客多绕一圈带来的收益,远远高于高楼层客户数量的减少,业主也更倾向于选择平行扶梯。但是对于更高的楼层来说就不一样了。不仅仅需要X形扶梯来解决问题了。垂直电梯、超长楼梯等等交通模式都需要一起上。甚至还有考虑把汽车开到顶上让人走下来的模式(香港)。 7f76be94b9fac66302d4dafcd76687dd_720w.webp.jpg


以下是一个1948年美国百货公司案例,请看平面图上密密麻麻的垂直电梯布置。
7d91ebcff92efffb6566e02b54898f9c_720w.webp.jpg
e548f0368c615add1c1cb9b829f5af00_720w.webp.jpg



2.空间设计&业态
举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上海南京路上的梅龙镇伊势丹广场。一侧是日本的伊势丹百货,一侧对外出租的梅龙镇广场
这是该商综的百货部分,没有中庭
987bd9816125c69d5d0a1c2ca3c858e7_720w.webp.jpg
这是该商综的对外出租部分,有中庭
fb94ffe87e13d06dbc008164eeb8cb10_720w.webp.jpg
可以看到百货部分用了平行扶梯、对外出租部分用了X形扶梯。设计师和业主是一致的,在一个商综里也会有不一样的选择就很说明问题了。
百货的部分会更倾向与选择平行扶梯,因为百货部分就是楼层越低,出售的越是非目的性商品。而且对于百货来说,都是一家公司自己销售分成的,低楼层去补贴高楼层的销售损失是有利的。
出租部分就不一样了。出租决定了业态不会像百货那么统一,往往是从低到高租金依次降低(当然奢侈品的旗舰店不一定有高租金,因为他们能带来人流,这更加会让业主希望能在高一些的楼层获得更高的租金),如果一味增加低楼层的人流,会导致到了高楼层商业根本租不出去,反而不能实现最大收益。
当然有没有中庭也是很大的问题。中庭带来2方面影响。首先是对视线的引导上,没有中庭情况下,需要强制客户绕一圈来获得商品信息,但是现在只需要让客户待在自动扶梯上,客户就会自动四周张望中庭,整个中庭的店铺就能活动曝光,没有必要在强制让客户绕一圈了。其次是中庭的设计,让客户只能沿着背对中庭侧绕行,既没有很好的效果,而且上下流线在此交汇容易拥堵。
3.时代。
不说潮流问题,单单说人的购物习惯问题,20年前和现在是一样的么?所以有人拿现在人的购物习惯去批判20年前的设计是很可笑的。
当年的百货商店,更多是根据家庭或者主妇的购物模式设定的,它是有固定的适用情景的,并不是很适合当今年轻人的购物习惯。以前男人的衣服,大部分是女人买的,但是现在男人会主动去挑选衣服;以前购物为主,大部分人吃饭只是顺便,但是现在很多人特意去商综吃饭。等等等等改变,商综角色的转变,必然会导致垂直交通模式的转变。
比如高楼层的人流量会随着吃饭人越来越多而增大,那么X形扶梯也会更加受欢迎,快速垂直交通的需求也会增大。每个设计在建筑完成之后就很难改变了,这导致设计在出来之后就必然是落后时代的,这是无可避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可以来回答一下:理由是:商家希望这样能够更大限度的留住人流,增加消费,因为你在绕的过程中,没准又买了点什么呢。(由于非建筑设计专业,所以我只能从非专业的角度尝试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啦!)

但是我要说的不是这个!另外其实楼主的问题不完全对。应该是“为什么不少商场的电梯上玩一层要绕一圈才能上另外一层?”

虽然楼主说的这种商场不少,但是现在的趋势确实更多的新建/高档商场都是可以直接上的。这里面大致思路如下:

1. 或许最开始的商场电梯是可以连着直接上的。

2.某一天,有些聪明人想(大概90年代末到00年代初):这样直接上下,不利于留住人,大家进出商场的时间太短,不利于他们消费。我让他们绕一圈,没准他们绕的过程中,就愿意消费更多。(不是我YY的,很多商学院的教材都是这么写的)

3.某一天(最近几年,发达地区),又有些人发现,电梯这样绕,也不一定好。因为:(1)逛商场的人觉得不方便,降低他们对商场的好感度,下次不来了。(2)很多时候,逛商场的人很清楚自己买什么不买什么,你就算让她走迷宫,也不见得会多消费。总而言之,发现顾客聪明了,没那么好糊弄。既然不好糊弄,那么我还是让他尽可能方便吧。这样没准他下次还来消费。

本质上,这是一个发展的风气问题,是商家和顾客互相博弈的产物。其实很多行业都有这个现象。我就再说几个。

1. 为什么很多软件都搞捆绑安装/弹窗安装?

这个发展也基本上是:

(1)傻逼不知道捆绑强制安装,老老实实做软件,装一个算一个

(2)聪明的人(流氓)将捆绑和强制安装发挥到极致,赚的彭满钵满。

(3)用户反感(不仅卸载捆绑的添头,原本的软件也抛弃)->又有些更聪明的人推一些绿色版软件,无捆绑,无弹窗。市场也蛮喜欢的。

2. 为什么到电脑城配电脑的越来越少,网上买电脑的越来越多?(或者为什么很多商品价格越来越透明?)

(1)最开始电脑城卖电脑的,可能还比较诚实,老老实实赚取固定差价。

(2)慢慢地,一些聪明的商人发现:顾客很傻,可以狠狠的宰,最大化利益,卖一个顶以前10个。

(3)慢慢地,一些更聪明的商人(JD)发现:电脑城喜欢宰客,虽然一个交易赚得多,但是长次下去,肯定没人买。不如我价格透明,童叟无欺,薄利多销。虽然每一单赚的少,但是买的人多,我也能大赚啊。

3. 设计风格:最开始没钱,大家都简单弄-->有些人显摆,弄的华丽花哨-->最终有人又更喜欢更简单的。

类似的风水轮回,实在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空间近几年发展火热也越来越被广泛关注,这个问题属于商业设计中的基础问题。
其实这主要是根据商场的动线设计有关。
而扶梯的形态则恰巧是动线设计里的垂直动线
所谓动线设计,则是对商场的业态(商业形态)分布,建筑的结构,入口的位置等等综合分析后进行的设计。
动线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各层业态的需求,尽量的把每一间商铺在尽量不走回头路的状态下展现给消费者从而促进消费的一种手段。没准你在转的时候就看到一个让你感兴趣的东西你就买了,而且一般扶梯附近通常会设置一些有意思的小店铺(感谢@阮小蕙
纠正)。
而动线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本身的形态。(国内绝大部分商业设计是后于建筑,且不是同一设计公司。)
一、狭长形
代表商场:某万达广场。
由于整体建筑形态为狭长的形态,层高也比较低。所以在动线的设计上就不会出现在一个点从一楼直接上到顶楼这样的情况,狭长的建筑必为长条形流畅的动线,所以扶梯也为平行的形态。
9c6841a65d16c4a91afbcda32bf5c1dc_720w.webp.jpg
二、循环形
代表案例:深圳中心城广场
给人的感觉是一直在转圈,转完一层下一层接着转,相当于狭长形的首尾相连。
795abf08e47d571e05ac1ba606438b2b_720w.webp.jpg
三、特殊形
经典案例:HK朗豪坊
一层到四层暂且不论,单说四层以上,四楼的美食广场Grand Atrium,是购物中心、酒店及商厦的主要交汇处,可在这里达成全香港最长的通天电梯(Xpresscalators)直达七楼,再从七层直接到达顶层十五层。然后就好像一个巨型的旋转楼梯一样转着圈走下来,每一家店你都可以一个不拉的逛到。
df42ccf955f85e21022505f13ac15dc7_720w.webp.jpg
ef81eaa3ae7019c92d8d31237cd1900d_720w.webp.jpg
298bdcabe4438a4e14f7593b0de1a232_720w.webp.jpg
当然,扶梯的这种只是满足消费者逛街需求,促进消费的一种手段,如果你当真着急上到某一层,你也可以选择垂直电梯。
一般在中庭会有观光电梯,代表性的武汉汉街万达。
56fa3d44e70921efc5548284d0427453_720w.webp.jpg
还有比较偏僻的位置也会有垂梯,不过就要仔细看导视好好寻找一番了。
a383bcf413cf0c305d99630bb6450316_720w.webp.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商场可以自己调方向的那位。商场确实可以自己随意设置扶梯的运行方向,但是如果安装的时候就错位的话,是无法避免绕路的。
c934c54aa4903b118d82093fb56a54af_720w.webp.jpg

比如这种平行梯(parallel),也就是题主问的绕路梯。不管你怎么调整运行方向,如果顾客想从1层上到3层(或从3层下到1层)就必须绕路。因为在2层从右侧乘梯只能连接到1层;从左侧乘梯只能连接到3层。
接下来说省空间的那位。看图:
a22196ffa11e99e74b351f17f1cf525e_720w.webp.jpg

使用交叉梯(criss cross)的话,和平行梯占用地面面积是相同的(看右边),而且连续上行或连续下行都不需要绕路。
别告诉我你这辈子没见过这样排列的扶梯。真没见过,可以来北京或者上海开开眼,商场里用交叉梯的不要太多。
维基页面就有一张实景图,据称摄于上海博物馆 3329ba779e8f058faf99814ccf3ac95a_720w.webp.jpg
"Shanghai Museum escalators" by BrokenSphere - Own work.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http://en.wikipedia.org/wiki/Escalator


交叉梯除了正常的运行方向(让人可以不用绕路连续上楼)之外,我还见过比较奇葩的调成同侧入口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运行的,它的逻辑是你不管上楼还是下楼,要乘坐电梯就永远从同一个方向过来,然后出去也是同一个方向。当然,这么一来如果你想连续上楼就和平行梯一样要绕路了。我个人认为这是商场脑抽了。
平行梯谈不上省空间,除了别的答主提到的让顾客在每一层绕点路多停留一会、引流、分流之外,它比起交叉梯至少有两个好处:
  • 客流量巨大(并且方向单一)的时候,可以调成两梯同向运行,增加运载能力。
  • 如果你不小心上错了想回之前的楼层,不用绕路,扭头回去就好。虽然这比起连续上楼/下楼完全是小概率事件。
——————
昨天回答时忘说了,常见的还有一种单排式。
a1e3a3b1b305075434b8bd004991afc3_720w.webp.jpg

使用这种排列的商场一般都是天井对角各放一套。厚道点的顺行,连续上楼的时候小绕路,但是想再下楼就要绕半层;不厚道的就调成交错的,比如上图中的两梯可能分别是1层到2层上行和3层到2层下行;然后对面的是2层到1层下行和2层到3层上行。这样不管你是想连续上楼还是连续下楼或者是上楼又后悔了想返回去,无论如何都要绕半层。这种商场一般去一次就不要再去第二次了。


——————————————————

当然,最脑残的,还是像东直门银座那种毫无规律的布局。银座Mall
官网在此,你们自己感受一下,图我就不盗链了。B2-B1、B1-L1、L1-L2、L2-L3全部不在同一个位置,而且还有一条L1-L3的不归路。这电梯摆放恶心到什么程度,甚至扭曲到官网1层地图都标错了(实际情况是北侧的是L1-L2,西侧的是L1-B1)。
顺便一说,银座不光是电梯,厕所布局也很脑残。L2的男厕所和女厕所之间隔了半个优衣库,B1的就不说了。这商场很小,保证不绕死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的建筑物通常都是目的性流线行为,比方说办公楼,你知道你要去几零几去拜访客户。从你踏入写字楼的开始,电梯就在最显眼的地方,配合标识标牌以最快速度把你引导到你想去的地方,甚至高中低电梯还要分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快速度从点到点把你送到指定位置。

二商场内部则是无目的性流线行为(至少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所有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更多的驻足在建筑物内部。走更多的路,看更多的商铺,停留更多的时间。你在里面走的越多,呆的时间越长,那么发生消费行为的可能性也越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商场里的扶梯一般放在中庭的两侧,要让顾客绕一圈才上。绕一圈,更多的店铺得以展示,你花了更多的时间在流线里,说不定你就在过程中看到一个一件你很中意的衣服,或者在被某家店铺里的“年末打折”所吸引。

反过来说,除了对C面对顾客,对B面对入驻商家也一样。店铺的租金和它的位置有直接关系。毫无疑问一层的商铺是最值钱的(iapm刚开业时候,一层商铺据说租金高达60块/平米/每天)。而楼层没增加一层,租金差不多是以20%的比例在下降。而以前两年的综合体商业模型来看。零售店铺上到4层及以上,基本就是一个字“死”。这也是为什么商场四层以上一本都是被F&B(餐饮,轻餐,茶水饮料),电影院和体验店占领。而在同层里,租金最贵的毫无疑问就是正对着扶梯上来的那几个铺位,而让顾客绕一圈这件事则可以顺带着把绕行路线的上的那几家的租金一起拉高。
v2-deaa3fb6c08d7b5d2d10c62d37664fc5_720w.webp.jpg
v2-b0e9f30b7968e17a920a6f5a9eeccaba_720w.webp.jpg
(这件事其实和大富翁是一个道理,路过的机会越多的地皮,价格就越高)
如果我们做大数据分析,通常到达电梯和离开扶梯还是略有不同的。一般来说到达的扶梯能带来更多的消费可能性。有些商场为了平衡到达和离开,以及对应商铺的利益诉求,会采取一个固定时间周期,让上行和下行扶梯改变方向运行。比如上海南京东路的宏伊国际广场,其B1进入一层中庭的扶梯就是没一周换一次运行方向。
当然商场里让扶梯绕一周这件事也不是一定的,最早是因为早期的商场模式是以百货大楼(Department Store)为主,高楼层且没有大中庭,需要依靠扶梯的绕圈来带动人流的上行和提供内场的商家以展示的机会。而随着百货大楼向商场(Shopping Mall)和商业综合体(Commercial Mixed-use)的进化,吸引游客上行和提供店铺展示面的方式和玩法越来越多。也不再拘泥于绕扶梯这一招。
有些高端商业(奢侈品牌扎推的那种),为了方便富太太们“预约/直达购物/少走路”的需求,会改为每层不用绕圈可直接上的流线。还有一些老商业的改造,因为中庭面积有限,为了不造成绕圈而造成的人流拥堵,也会采取直上直下的流线(比如美罗城)。
最后,我有时候会要是听见有人抱怨,这个商场怎么设计的和迷宫一样,这个商场怎么店铺这么不好找,为什么厕所这么绕,直达电梯在哪里。很多时候不一定是设计师没设计好的锅,可能只是开发商想让你们在它的商场里面多留一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电梯阁所发布的一切电梯相关软件、调试说明、图纸等资料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用户发表,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硬盘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资料,请支持正版,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我们处理。

Mail To:diantige@126.com


关于我们|标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电梯阁 ( 鲁ICP备10201653号 )

GMT+8, 2025-4-18 18:19 , Processed in 0.085089 second(s), 8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电梯阁

Copyright © 2017-2025. 电梯阁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