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如何做好电梯维保服务工作,引起各方讨论。在政府采购领域,用户如何看待电梯维保服务现状?在他们眼中,电梯维保服务工作应该怎么开展更加科学更合理?
文化旅游部财务司会计核算处处长李峻:破除信息壁垒,构建用户评价机制:
一、强调“平台意识”
打通用户和厂商包括第三方运维公司之间的信息壁垒,将用户的需求,产品的要求,政府监管的要求等共享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用户能够及时反馈使用中的问题,厂商能够及时跟进产品的需求或问题,同时提出改进建议。至于运维的主体究竟是由厂商做还是第三方来做,交由市场来决定。
二、强调“迭代思维”
当前大数据、移动终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思维正在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就电梯而言,电梯生产厂家应该开发出更多的便捷运维的模式,如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技术的革命,有效降低运维的费用,是吸引客户的法宝,例如是否可以给电梯装“黑匣子”,定期传输电梯状态数据等。
三、强调“用户思维”
得用户者得天下,政府部门或其他第三方可以比照,例如,淘宝网,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交易平台,提供用户评分机制,完善评价指标,在建立黑名单,淘汰不良服务公司的同时,建立白名单,推荐服务好,性价比好的公司,让选择权落在用户手里。 中国水稻研究所财务处副处长曹国强:电梯维保应随采购采用一揽子方案:
五分供货 两分安装 三分维保
当前,电梯维保业务由于各种原因,使得维修资金保障不到位,维保力量薄弱、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管理粗放等诸多问题,导致电梯伤人、“吃人”的现象屡见不鲜,给百姓生活、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电梯维保其实涵盖的内容比较宽泛,其中包括维保对象、数量、响应时限、维保的效率、质量、价格等。对电梯维护、保修等条款的约定,应当是电梯采购文件中必不可少、且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对于电梯这样的特种设备,除了生产供货、还要安装、维保,以“五分供货、两分安装、三分维保”来表述,一点都不为过。因此,电梯采购是一揽子工程,供货、安装、维保等都应该写进采购文件中,由电梯供应商来承担全部工作任务。而采购人应该提出这三个环节的具体要求、指标,供应商应该在投标文件中对三个环节都予以实质性响应。
这样做的好处是,安装和维保人员为同一个厂家的人员,对产品知根知底、响应速度快、技术力量强,从而同时解决了维保的质量和效率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建议电梯维保应随采购采用一揽子方案。
广东省教育招投标协会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步平:
一、都有生命周期
新陈代谢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用户单位、监管部门和电梯生产企业在这个方面达成共识,才能不求全责备、不推诿扯皮,换位思考、互谅互让,理性看待电梯维保的功与过、是与非。
二、明确责任主体
谁家孩子谁家抱,谁家娃娃谁家养。电梯是电梯企业的小孩,企业有责任把它维护好;电梯也是用户单位的资源,用户单位有责任及时准确地反应电梯使用情况。电梯维保的相关要求和标准规程的确定,离不开监管部门、电梯生产企业、用户单位多方一起探讨出谋划策,但是谁主张谁负责、谁使用谁反馈。这其中,电梯企业作为源头,宜主动担起责任,对电梯的使用、维保及监管情况提意见和建议。
三、评价标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电梯生产企业、监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应该上下左右联动,确保相关标准和规程的刚性执行,电梯生产企业违反,可采用限期整改甚至永久退出机制,用户单位违反,其主管领导可仿醉驾入刑。具体而言,电梯生产企业可提出自家电梯的使用年限、维保标准、维保规程等,国家对电梯的相关要求则应更高。电梯生产企业如果坚持认为自已的要求更高,建议监管部门允许电梯生产企业自行认定维保企业并出具相关证明,同时明确电梯生产企业需对维保服务的结果承担连带责任。 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顺明:电梯,作为事关广大用户安全的特种设备,必须加强和高度重视维护保养工作。由于电梯厂家客户众多,分布在四面八方,无法完全满足维保服务的需求,因而转分包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质量:
明确服务资质标准
参与维保服务的企业,应有足够的专业的技术人员,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工作流程。
严格质优价廉要求
结合电梯维保的基本要求,规范合理的服务内容,以满足维保标准的服务价格确定服务方。
推行定期和不定期维保模式
由于电梯安全事关重大,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定期维保的同时,服务方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巡查服务,做到早发现早维保。
探索第三方评价机制
对于服务方的服务质量,可以采取定期委托第三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作为未来其参与投标的衡量条件。
试点征信机制
凡是客户投诉属实的,第三方评价不合格的,将不能再进入维保服务供应商范围,以确保维保服务质量,保障电梯用户的人身安全。
|